为什么你越想睡,越睡不着?
在人的一生中,差不多有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等作用。“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误区,偶尔几次睡不着觉就去医院就诊。” 有一名轻微脑梗患者出院后,发现自己到了晚上躺在床上东想西想,结果几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入睡,一段时间后,竟然瘦了十几斤。其实这种睡眠状态是与心情有关。当面对高考、生活、工作压力等情况,会让人产生紧张、焦虑或兴奋的情绪,等事情过去或者心情平复后就会恢复正常,所以这种短暂性的失眠是不需要去医院治疗的。
在医学上,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失眠症的表现主要为半小时内无法入睡,多梦、易起夜,起夜后再也无法入睡,而且一周失眠要多于三次,这种情况超过一个月的患者视为失眠症。”
失眠从何而来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年龄因素会影响失眠。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内部的睡眠稳态下降。与年龄相关的躯体疾病,也是失眠随着年龄增长的原因之一。
其次,不可忽视的遗传因素,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比如地震、交通事故等,躯体疾病诸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都会因为引发心理反应进而导致失眠。
另外,由于性格原因、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也会导致出现失眠症状。
失眠的危害不容忽视。由失眠引发的问题多种多样,进而影响到病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失眠可能会导致情绪障碍、精神衰弱、免疫功能失调等,失眠还会诱发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躯体疾病。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家人、朋友、同事造成不良影响。
夜间运动与睡眠的关系
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健康,改善人体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是治疗失眠症的一项重要手段。但贾耀朋强调,运动也要科学,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般认为,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时会兴奋交感神经,人体会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等,使人机能和情绪处在应激状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安静水平,“所以,睡前剧烈运动可能会妨碍睡眠。”贾耀朋说。
你越想睡,越睡不着?
“32岁,连续失眠的第108天,白天总是犯困,晚上一躺床就清醒,辗转反侧到凌晨2点,越想睡越睡不着!”
“每天回家,不是躺着刷手机,就是想着工作的事,习惯性熬夜,第二天昏昏沉沉起不来…”
“自从有了娃,没睡过一个好觉,情绪时不时崩溃,还得了产后抑郁症...”
“总是睡不好觉,外面有风吹草动就会惊醒,还很容易做梦,醒来时比睡前还累...”
失眠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睡个好觉,怎么就这么难?
长期“睡不好”,
「安慰剂」帮不了你
据《2023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入睡难、失眠、多梦、易醒、习惯性熬夜、赖床……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睡不好”的体验。
睡眠质量时好时坏很正常,但如果长期睡不好,你会比常人面临更高的风险:
为了睡个好觉,很多人努力尝试各种助眠方法:
用香薰喷雾、喝酒、吃褪黑素、听音乐、戴眼罩、换枕头床垫、喝牛奶......
偶尔失眠的人,睡眠自然恢复后,会产生一种「貌似有用」的感觉。
但事实上,这些助眠产品发挥的,更多是「安慰剂效应」,可能会暂时起效,但并不持久。
但对于长期慢性失眠者来说,这些方法根本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想要彻底解决“睡不好”的难题,关键是找到“幕后凶手”。
从心理学角度看睡眠困扰:
是你自己选择了失眠
失眠,通常不是简单的生理问题,更多是心理行为问题。
武志红曾说:
简单来说就是:是你自己选择了失眠。
曾经有一位失眠多年的朋友,向我描述过她脑海中的一个画面:
她笔直地站立在黑暗中,全身紧绷,眼睛睁得大大的,很困,但是不敢闭眼。
而恐惧背后,其实是她担心自己一旦进入梦乡,现实世界就会乱了套:
还没处理完的工作、随时会惊醒的孩子、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父母......通过停不下来的「思维」,她感觉自己获得了一种掌握现实的安全感。
现实生活中那些一些棘手的问题,似乎只要通过整夜不眠的思考,就能想出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她也可以在脑海里重新编织幻想,以此逃离现实的苦恼。和她一样,你可能也正面临某种内心的冲突、某种外在的抉择、陷入焦虑,对不确定性感到恐惧……
失眠的本质,其实是你不愿意进入睡眠状态,放弃对现实世界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