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混淆!一文理清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病分级真相
在精神健康领域,双相情感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关于它的精神病分级,很多人存在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帮大家清晰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分级真相。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基本认知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患者会出现极端的情绪波动,从兴奋、高涨到抑郁、低落。这种情绪的起伏并非简单的心情变化,而是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关系等造成严重干扰。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遗传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双相障碍患者的生物学亲属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血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越高。同时,神经生化因素,如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像生活事件导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等,都可能促使双相障碍发生。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分级方式
1.危险性评估分级
这一分级主要聚焦于患者的行为表现以及潜在危险性,总共分为六个等级。0 级的患者没有任何危险的表现和行为,能较为正常地生活和社交。随着等级升高,危险性逐渐增加,到了 5 级,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人身伤害行为,比如暴力攻击他人等。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情绪失控时的行为、言语威胁等,来进行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高等级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和更强效的药物治疗,以防止危险行为的发生。
2.精神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该分级将精神疾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双相情感障碍在这一体系下,会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被划分到不同级别。轻度患者,可能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比如一段时间内特别兴奋,说话增多,活动量增加,但这些症状还未对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而重度患者的症状则更为严重,可能出现抑郁、焦虑混合状态,甚至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社交功能也基本丧失。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将双相情感障碍归类为三级精神病,不过这与上述的精神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并非完全对应 。这里的 “三级” 更多是指在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的分类位置,同时双相情感障碍也属于国家规定的六类严重精神疾病之一 。
还有观点认为双相情感障碍在精神病的分级标准中通常被划分为二级精神病 ,但这种划分方式也存在争议,因为不同的评估体系和研究视角会导致分级有所差异。
双相情感障碍的分级不是简单的判定,而是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病史、家庭环境等多个因素。精神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情绪、行为和思维方面的症状,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进行精神检查,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评估其精神状态、思维、感知和行为等;还可能让患者填写心理测评问卷或量表,辅助判断情绪状态和症状严重程度,甚至进行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身体疾病导致的情绪异常 。
双相情感障碍的分级关乎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情绪反复极端波动等疑似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不要自行猜测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上一篇:如何摆脱精神分裂症?这6点要记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